按Enter到主內容區
:::

失智症的人性照護--閱讀處方箋第一期好書推薦

:::
banner
字型大小:

活動內容說明


失智症照護是一條漫長的路,照顧者在照護過程中,面臨許多照護壓力,失智者也可能抗拒照護,因此失智者照護,可能無法達到照顧者與失智者雙贏,更難以實踐尊嚴人性照護。
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與臺北市立圖書館合作,共同推出閱讀處方箋,透過線上書單推薦館藏書籍、舉辦實體閱讀工作坊,增進照顧者照護知識與技能,提倡人性照護理念。

 

推薦處方箋

西出陽關:無故人的失智歲月

西出陽關:無故人的失智歲月

出版社:大塊文化出版
作者:陳亮恭、劉建良、鄧雪峰
ISBN:9789862132845
索書號:415.934 7504

 

「讓老人家多動腦去做些事情」這種講法,顛覆傳統的照顧老人家模式,傳統就是人老了,就是要被家人保護照顧、好好的侍奉。

可是照這個講法:「老人家還是要讓他適度的,去靠他自己的能力處理一些事情。」是很不一樣的,這無關孝順與否,而是在幫忙他不要退化的太快。以現在的生活形態來說,所謂的「老來要享清福」,不見得就是享清福,因為太享清福,什麼都人家代勞,自己都不用腦動作,可能很快就失智了。

 

 

 

你忘了我,但我永遠記得你:以友善尊嚴方式照護失智症親友

出版社:心靈工坊文化
作者: 維吉尼亞.貝爾、大衛.儲克索
ISBN:9789866112539
索書號:415.9341 6010

 

這是第一本針對失智症患者的「家人」而寫的書,作者貝爾女士是曾祖母級的資深社工,從1984年起推動「好朋友的對待方式」,協助醫護人士與家屬以更輕鬆的方式與失智症患者互動,成效卓著,包括美國、紐西蘭、澳大利亞、芬蘭、巴西、南非以及義大利,都已廣為推行。

「好朋友的對待方式」鼓勵家人轉換心態,試著當失智者最好的朋友,重新調整彼此的關係,學習新的互動方式,更重要的是,家屬也要當自己的好朋友,好好照顧自己。從這些原則出發,可以讓患者和家屬同時感受到友善、安全、安心,擁有尊嚴的生活。

 

當爸媽變成小孩:全方位照顧失智長輩

出版社:天下雜誌
作者:張靜慧、黃惠如
ISBN:9789862415894
索書號:415.9341 1155

 

以前,你牽我手陪我長大
現在,換我幫你記得,牽你手終老
用愛彌補遺忘的缺口,用照顧來修補失能

「我天不怕,地不怕,就怕有一天爸爸看著我,卻不記得我是誰!」
春禾劇團創辦人郎祖筠常為觀眾帶來歡笑,內心卻有不為人知的恐懼。

她的父親郎承林是資深影視幕後從業人員,晚年罹患失智症,過去的精彩人生彷彿被板擦擦去。

他忘了剛吃過飯、出門就迷路、認錯人……

「有時候會覺得漸漸失去記憶也是好事,可以永遠記得開心的,但若總記得不開心的,不就困在記憶裡了嗎?」

 

牽爸媽的手:自在到老的待辦事項

出版社:天下雜誌
作者:張曉卉
ISBN:9789862417713
索書號:415.9341 1164

 

當你對爸媽說,今晚我不回家吃飯、下個月我再回去看你時,他們正不停地老下去。
無論現在他們多有活力,仍難逃老、病、死的劇本,
你為心底時而閃過的那一天,做好準備了嗎?

如同「育兒教養書」為兒女的成長做好準備,
學習為長輩創造健康、圓滿的人生下半場,也有你一定該知道的幾件事。

為人子女,必做的三件待辦事項:
1 發現和預防:學會判斷關鍵徵兆,掌握爸媽健康狀況。
2 照顧:未雨綢繆,照顧爸媽有預備。
3 善終:安排有尊嚴的人生九局下。

 

失智症的我想告訴你們的事

出版社:好的文化
作者: 佐藤雅彥
ISBN:9789865626150
索書號:415.934 2470

得到了失智症之後,自己的生活及人生,將會產生巨大的變化。
得到失智症這件事雖然非常令人遺憾,卻絕對不是不幸。
得到了失智症之後,雖然有許多不能夠做的事,但還是有許多可以做的事。

失智症患者並不是什麼都沒有在想,而是可以營造出豐富的精神生活,並且加以度過的人。
失智症患者們的存在,並不是社會上的「負擔」,即使是年老,即使是在生活上有變得不自由的地方,不管是誰,都希望可以活得像自己,堂堂正正地生活。

現在正與失智症共存的眾多人們,以及接下來也許會得到失智症的無數人們,讓我們共同創造一個即使得到了失智症,依然能夠幸福生活的社會吧!

 

 

 

與失智共舞:照護失智症患者的漫漫長路

出版社:好人出版社
作者:潘秀霞
ISBN:9789869275125
索書號:415.934 3221

失智症,是因記憶和判斷力退化而引發各種症狀的腦部疾病總稱,根據統計六十五歲以上者,平均每四位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或是輕度認知障礙。雖然年齡是失智症最大的危險因子,但近年患者年齡層逐漸下降,失智症已不只是中、老年人需要關心的議題。

失智症是不可逆的,意味著人生將面臨無力挽回的巨大改變。根據研究顯示,阿茲海默症最早造成的變化,其實在症狀出現的25~30年前就已經開始,科學家認為,若能在發病的25年前就偵測到阿茲海默症,並及早治療,治療成功的機率將會大大提高。

作者年逾八旬的母親,六年前被診斷為「中度失智症患者」。從發現母親言行異常、錯失診治失智症的第一時間、如何確診、如何對應失智症各階段病情變化……,透過說故事的方式,在書中一一分享身為子女在照護時應注意的實際情形及對應技巧外,同時也分享了自己在照護時的無助與心力交瘁;在各種問題出現時家人的相互扶持與信任。

 

 

 

失智症照護的創意溝通工具

出版社:華騰文化
作者:Karrie Marshall、鄧世雄
ISBN:9789864470457
索書號:415.934 7161

本書提供許多與失智症者溝通的創意活動,幫助並支持失智症者做自己,經由創意的連結,我們能支持失智症患者的自我認同、人際關係、自我表達、情緒健康、獨立和臨終照護。同時也為與失智症共處的人們找到新的關係模式,一起度過有品質的相處時光。

書中以一系列對失智症者有幫助的益處來編排,讓讀者可以快速翻到最關心的內容那一章,每一章都會討論為何此種益處是重要的,以及如何給予支持,包括:

★自我認同      ★記憶
★關係        ★身體健康
★自我表達      ★克服混亂
★心理和情緒的健康  ★獨立性
★面對生命終點

 

 

 

守著記憶守著你:失智症照護全書

出版社:天下雜誌
作者: 伊佳奇
ISBN:9789863983064
索書號:415.934 2724

失智症照護是一條漫長的路,更由於病程隨著退化狀況有其階段性的發展,每一階段所面對的問題均不同,從學習與失智症有關知識與照護技巧、建立照護體系與照護者支持體系、生活內容走向非藥物療法的逐步改變、家庭與社會資源的整合、如何面對長者精神行為症狀、身體照護、學習翻身移位等。其中,以如何面對長者精神行為症狀對照護者挑戰最大。

暢銷書作家伊佳奇在本書提供的是:面對不同精神行為症狀時,照護者的心理建設、互動行為模式、可能的緩和方式等,幫助照護者減少照護壓力、避免衝突、或導致長者衍生更多的精神行為症狀、維繫在動態平衡下較理想的生活品質。

本書的核心價值與基礎之一是:維護照護者的心理與生理的健康。所有對照護的研究都確認:沒有健康的照護者,就看不見有品質的照護。失智症照護者的憂鬱傾向,比照護其他疾病為高,甚至因而自己罹患憂鬱症。
我們不希望看到因已經有失智症長者需要被照護,結果是造成更多人因照護而被傷害,無論是心理或是生理。

失智症患者的精神行為症狀是可避免、降低,即使還是出現,是可不影響照護者與被照護者雙方健康,是本書的目的。知識是解決問題的工具,不僅是為考試而存在,是為提升我們生活品質。

 

 

 

漫話失智症

出版社:日商健思國際
作者:大國美智子
ISBN:9789869096287
索書號:415.934 4688

本書嘗試以漫畫表現無法用言語傳達的內容,用淺顯易懂的方式,讓更多人知道什麼是失智症,哪些症狀是失智症患者會出現的。

 

 

面對失智者的零距離溝通術:你只是不懂他的心

出版社:蘋果屋出版社
作者:右馬埜節子
ISBN:9789869416269
索書號:415.934 4748

即使記憶消失,依然要和他開心過生活!
◎第一本針對「如何與失智症患者溝通」的專書!
◎超過20年經驗的失智症照護諮詢師,彙整2000個以上的案例!
◎結合案例佐證與插圖解說,讓任何人都能輕易理解!
◎不論是在家照護的親屬或是專業照護人員都適用!

臺灣失智人數已超過26萬,約每100人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。失智的人不僅會喪失記憶,情緒也變得起伏不定,他們也許會……
●突然生氣發怒或者口出惡言
●一天到晚大喊「被偷了!」「有人要害死我!」
●提出無理取鬧的要求,例如剛吃完飯又嚷嚷著「我要吃飯」
●反覆詢問同樣的事或做重複的行為

面對他們情緒失控、行為脫軌等情況,常常讓身邊的人感到心力交瘁,想要快速安撫他們的情緒,並與他們和平共處,最好的應對方式就是「減法話術」。這樣做,也能讓照護者、身邊的人不再感到困擾,和他們一起安穩度過每一天。

  • 發布日期:2023-06-27
  • 發布單位:臺北市立圖書館
回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