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Enter到主內容區
:::

banner 臺北市老照片主題展

:::
字型大小:

北市圖漫步足跡!我們一起享受過清晰空氣的社子島

臺北市立圖書館自民國96年起持續舉辦「臺北市老照片」徵選活動,讓民眾一同回味臺北城的過往與昔日榮茂景象。為了將獲選作品重新呈現,北市圖將以說故事的方式,介紹老照片中的人文與歷史,更多內容可到北市圖數位典藏系統瀏覽,目前已收藏3,000餘件作品與讀者共同回憶老臺北。

孤懸於臺北城市邊緣的社子島,是淡水河與基隆河交會後流經臺北盆地的最後一個地點,擁有獨特的歷史風華和地景人文,卻因一場颱風,遭到政策性禁建、限建,從此身世坎坷。雖與臺北市鬧區僅一線相隔,但命運卻大不同,數十年來由於臺北市的快速發展,使得社子島彷彿成了化外之區,洪荒孤立。對社子島的印象,就如媒體陳述般,往往停留在落後、淹水、房舍老舊、景象凋蔽、交通不便、欠缺公共建設、違章工廠特別多等負面觀感。

翻開歷史扉頁,一般有文字的記載最早應可推溯到清朝。當時的臺北盆地,仍是一片荒蕪,主要是平埔族中的凱達格蘭族人活躍於此地,族人多以漁獵維生,僅有少數火耕。爾後發生一場大地震,讓臺北盆地部分地區陷落,形成「康熙臺北湖」。

隨著漢人入臺拓墾、砍伐樟樹提煉樟腦,使得河川遭到侵蝕,陷落不深的臺北湖也因為湖積作用,地盤漸漸隆升,使基隆河與淡水河終端交匯處浮起一片沙洲,原始為兩個小島,中間還隔著水道,但隨著泥沙淤積,兩個沙洲島才漸漸銜接在一起,因為狀似葫蘆,人們就將之取名為葫蘆島―也就是「社子島」的前身。

社子島由於地理環境偏遠,地勢低窪,以船型寬短的木製船為交通工具。因當時每逢漲潮時期,很多地方就會自然積水,有民眾回憶著和同學或朋友放學時,常得脫下鞋子拎在手上,踩過積水、泥濘地走回家。而在夏季午後,不定時會下起雷陣雨,使得學校提早放學,讓兒童能夠早點回家避雨。當時也口耳相傳著:「大概在漲潮時,船隻便能駛到岸邊,搭船前行,有著吹拂海風的涼爽氣息;然而若碰到退潮時,地面容易形成沼澤,便要換上雨鞋或赤腳步行趕緊返家,並且迅速洗腳清潔」。

隨著臺北現代都市的迅速發展,許多地方高樓大廈林立,但社子島由於位在河流交界處,不易開發、時常淹水,反而因此保有著豐富的自然生態環境,現今還能看見許多未開墾的農田景觀,民眾也過著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的悠閒生活,彷彿看見過去村民的傳統農耕生活,只見各種古早雜貨店代替便利商店的存在。然而在現代人們生活步調越來越迅速的情況之下,社子島儼然成為現代人們所嚮往的退休生活,散步在各類清幽的合院式建築中,呼吸著新鮮空氣,身心悠閒自在。儘管連結社子島的社子大橋興建完工,促使此區人民交通便利,也帶來繁榮情景,卻也因為此地區長期未實行道路規劃,造成車潮擁擠,勢必也產生維護自然生態與人為土地開發之間如何取得平衡的課題,更是我們臺北市民需要深思熟慮解決的共識。

  • 發布日期:2024-04-29
  • 發布單位:臺北市立圖書館
回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