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Enter到主內容區
:::

banner 「正義的兩難」

:::
字型大小:

包容性願景:共創美善社會

包容性是社會共融的基石,它鼓勵我們超越表面的差異,深入理解每個人獨特的故事和背景。這不僅是接受多元觀點的問題,而是一種積極探索與學習的過程,它使我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人性和社會的多樣性。在這個閱讀探索的過程中,我們學會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文化、信仰、生活方式和思想,從而使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豐富和有彈性。

包容不是單方面的,而是一種雙向交流,它需要我們既是聆聽者也是分享者。透過這種交流,我們不僅擴展了自己的視野,也提升了對他人的同理心。最終,包容性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門,通往一個更加開放、包容和連接的世界。

當代社會面臨著多種挑戰,這些挑戰涉及文化、性別、宗教、性取向、年齡、殘疾、經濟地位、教育背景、政治觀點以及語言和溝通方式的差異。我們相信,透過提升對這些領域的包容性,我們可以建立一個更加和諧與互相理解的社會。

在「包容性願景」的終章,我們面對的兩難是如何在接納差異的同時,促進共同價值和目標的實現。這個單元讓我們從閱讀中反思,如何在保護個體權利的同時,也促進整體社會的共同進步和福祉。


 

主題介紹


1.文化和民族的包容:《台灣,世界的答案》透過揭示台灣豐富的文化多樣性,強調了對不同文化和民族背景的理解與尊重的重要性。這本書提醒我們,每個文化和民族都有其獨特的貢獻和價值。
2.性別和性別認同的包容:《擁抱玫瑰少年》探討了性別身份和表達方式的多樣性,鼓勵讀者尊重和接納不同的性別認同,並為性別多元的人們提供一個更加包容的空間。
3.宗教和信仰的包容:《出神入話:接地氣映人心的台灣民間信仰》展現了台灣豐富的宗教信仰景觀,強調理解和尊重多元宗教信仰和實踐的重要性。
4.性取向的包容:《獨舞》透過描繪LGBTQ+社群的故事,呼籲社會接納和尊重不同的性取向,促進性取向多元化的認知和接納。
5.年齡的包容:《朝向高齡友善城市:國際視野與在地經驗》探討消除對不同年齡群體的偏見,特別是針對年輕人和老年人,促進跨世代的理解和尊重。
6.殘疾和能力的包容:《陪伴:總統教育獎推手陳蔚綺的愛與教育》展示了為殘疾人士創造平等參與機會和無障礙環境的重要性。
7.社經地位的包容:《美伶姐的台灣地方創生故事》揭示了經濟地位差異對社會的影響,並提倡理解和減少這些差異所造成的社會隔閡。
8.教育背景的包容:《一路上,有我陪你》強調接納和尊重不同教育背景和學習風格的重要性,鼓勵一種多元化的教育觀念。
9.政治觀點的包容:《殺戮的艱難》透過對不同政治立場的描繪,呼籲促進對不同政治觀點的理解和尊重。
10.語言和表達方式的包容:《沒人懂你怎麼辦?:不被誤解‧精確表達‧贏得信任的心理學溝通技巧》提倡欣賞和尊重不同的語言和溝通方式,強調在多元文化中有效溝通的重要性。




精選館藏推薦


1.包容不同文化和民族:《台灣,世界的答案》 〔預約連結    索書號:733.4  2648
館藏推薦:這本書探討了台灣在國際社會中的角色和影響,特別是在加拿大。書中描述了如何透過文化交流活動,如台灣文化節,將台灣的多元文化介紹給世界。這些活動不僅促進了對台灣的認識和欣賞,也加強了各國之間的文化聯繫。作者透過台灣與加拿大的交流經驗,強調了文化多元性和相互尊重的重要性。這本書適合對國際文化交流、多元文化主義有興趣的讀者,特別是青少年及成人閱讀,以增進對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和尊重。

2.性別和性別認同包容:《擁抱玫瑰少年》 〔預約連結    索書號:544.707  4396
館藏推薦:本書以屏東的一起真實事件為背景,講述一位因具有女性行為特質的國中男生葉永誌的悲劇故事。這本書深入揭露了性別歧視和校園欺凌的嚴重性,呼籲社會重視性別平等教育。藉由紀錄葉永誌家庭的訴訟過程,作者探討了台灣社會對性別多元的態度及其帶來的影響。此書對於關心性別議題、欲了解性別平等教育重要性的青少年和成人讀者而言,是一本不可或缺的讀物。

3.宗教和信仰的包容:《出神入話:接地氣映人心的台灣民間信仰》 〔預約連結    索書號:271.9  8754
館藏推薦:這本書深入探討台灣的民間信仰,如媽祖、土地公等主題。書中不僅呈現信仰的多樣性,還將這些信仰放入台灣社會發展的背景中進行分析,反映出台灣人的宗教心。作者結合生動的敘述和義大利攝影師安培淂的影像作品,展現台灣民間信仰的鮮活面貌。適合對台灣文化和民間信仰感興趣的成年讀者閱讀。

4.性取向的包容:《獨舞》 〔預約連結    索書號:863.57  4012
館藏推薦:這本小說以同志視角出發,探討多重議題,並融入台灣人的集體記憶,例如九二一地震、太陽花運動等。這本書最初是李琴峰以日文寫成,並在台灣出版時翻譯成中文。《獨舞》不僅展現了同志文學的新面貌,也反映了台灣社會的多元和複雜性。適合對同志議題、台灣社會和文化感興趣的讀者閱讀。

5.年齡的包容:《朝向高齡友善城市:國際視野與在地經驗》 〔預約連結    索書號:544.85  7554
館藏推薦:本書探討了世界衛生組織(WHO)的高齡友善城市理念及其在台灣的實踐,特別以花蓮縣為例,分析當地推行此政策的成果與挑戰。這本書不僅提供了理論基礎,還結合了實際案例,對於對老年社會政策及城市規劃有興趣的讀者,特別是社會學、城市規劃或公共政策的學生及專業人士,提供了深入的洞見。適讀年齡為大學生及以上。

6.殘疾和能力的包容:《陪伴:總統教育獎推手陳蔚綺的愛與教育》 〔預約連結    索書號:529.5  7542
館藏推薦:書中記錄了作者二十多年在特殊教育領域的經驗。作為一位音樂老師,陳蔚綺專注於利用音樂教育來療癒和激勵身心障礙學生。她的教學方法不僅關注於音樂技能的培養,更重視音樂在學生生命中所帶來的積極影響。本書透過具體案例,展示了特殊教育的挑戰與成就,是對教育工作者、對音樂及特殊教育感興趣的讀者的一大啟發。適讀年齡為大學生及以上。

7.社經地位的包容:《美伶姐的台灣地方創生故事》 〔預約連結    索書號:552.33  7582
館藏推薦:書中探討台灣面臨的人口結構與發展不均問題。前國發會主委陳美伶結合自己的實地考察經驗,深入探究地方創生的意義和策略,包括如何利用地方的人、文化、土地、產業和景觀資源,創造工作機會,促進經濟發展和人口回流。她分享了多個富有啟發性的地方創生案例,如保護海洋的「漁三代」和為部落婦女找回自信的年輕女力等,並提供對於地方創生策略的深入思考和建議。本書適合對地方發展、社會創新及公共政策感興趣的讀者,尤其適合大學生及以上年齡層。

8.教育背景的包容:《一路上,有我陪你》 〔預約連結    索書號:415.988  4462
館藏推薦:這本書深刻記錄了蔡昭偉和他重度自閉症兒子蔡傑的成長故事。書中,蔡昭偉作為一位全職爸爸,放棄工作,專心陪伴和教育蔡傑,用無比的愛心和耐心面對兒子的成長挑戰。他透過自學和實踐,成為了治療師和特教老師的角色,並通過部落格分享他們的故事,激勵和支持了許多家庭。這本書適合所有家長,特別是那些面對育兒挑戰的家庭,以及對特殊教育有興趣的讀者閱讀。

9.政治觀點的包容:《殺戮的艱難》 〔預約連結    索書號:585.5107  1144
館藏推薦:這本書是一本深入探討死刑議題的書籍。本書分為三部分:思考、行動、和見證,透過這三個面向,作者提供了對死刑議題的全面性思考。透過本書,作者不僅深入剖析了台灣執行死刑的司法制度及其存在的缺失,也探討了媒體對死刑議題的處理方式,並呈現出法律和媒體對於民眾生活的影響。這本書適合對社會正義、人權議題有興趣的讀者閱讀,特別是對司法制度與媒體角色在死刑議題中的作用感興趣的讀者。

10.語言和表達方式的包容:《沒人懂你怎麼辦?:不被誤解‧精確表達‧贏得信任的心理學溝通技巧》 〔預約連結    索書號:177.1  6214
館藏推薦:本書由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動機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海蒂.海佛森所著。這本書深入探討溝通過程中的認知偏見,並提供策略來改善個人在職場和日常生活中的溝通效果。海佛森結合認知科學框架,幫助讀者了解如何清晰、準確地傳達想法,並建立有效的人際溝通方式。本書對於希望提高溝通技巧、在職場中取得更好表現的成年讀者而言,是一本非常有用的參考書籍。


  • 發布日期:2024-02-01
  • 發布單位:臺北市立圖書館
回頁首